5月12日,新葡萄88805官网202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顺利完成。本次答辩共有332名学生参加,分为21个答辩小组进行,66名答辩专家评委、31名答辩秘书、2位学院教学督导及学院领导全程参与。
近年来,根据学校的文件要求,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每年5月中旬的集中答辩已经成为惯例并长期坚持。据悉,2024年为确保答辩工作顺利开展,学院先后召开多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反复强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务必确保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公平公正的进行。在答辩前期,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把关,重点对选题的价值、逻辑结构、文献资料、专业能力、论文质量等进行审核,确保学生的毕业论文能够满足答辩要求。同时鉴于少数同学因出国交流等无法返校进行现场答辩的情况,学院组织了线上答辩,与线下答辩小组同时进行,保留答辩相关资料。


答辩专家会议
5月12日上午7:30,答辩秘书们准时前往物理学院领取各组资料袋前往教五楼对应教室,进行调试多媒体等答辩前的准备工作;答辩专家8:00准时到达教五楼召开专题会议,学院教学副院长常胜教授宣读答辩规则并部署论文答辩工作,对论文具体的格式以及答辩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全体专家进行了说明,并制定了规范、详尽的答辩流程。

线上答辩组




答辩点滴
早上8点半,答辩正式开始。每位学生论文答辩时间为10-15分钟,答辩过程包括学生自述、问题回答、专家评价和评分等环节。在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专家们认真听取每位学生的答辩内容,从论文的研究背景、理论框架、实证方法、结论建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和指导,既肯定了学生们的努力和成果,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学生们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院领导旁听
院督导沈黄晋和杨柏峰教授全程参与各答辩小组指导工作,结合学校和学院对本科毕业的要求,强调了论文抽检的重要性,同时对论文的质量进行了严格把关,并对答辩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学院党委书记肖湘衡教授,副院长常胜教授仔细检查了答辩现场的布置情况,并对答辩过程细节进行指示,同时全程参与旁听,保障本次答辩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门综合训练课程,也是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志。整体答辩环节,时间安排合理紧凑、过程规范严谨、气氛张弛有度、师生互动良好。学院将继续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