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基于人工Mie共振的声学超构介质及相关新原理声学功能器件研究

来源:新葡萄88805官网    发布时间 : 2015/11/23      点击量:

报告日期:2015年11月26日(星期四)下午16:00

报告地点:物理学院老南报告厅

报告摘要:

目前,声学超构介质的设计大多基于LC型共振单元,例如亥姆赫兹共鸣器、薄膜结构等,其工作机理可类比于“质量块-弹簧”系统的惯性共振,存在损耗高、结构复杂、特异性质有限等不足。类似于将高折射率的介电体纳米颗粒置于空间中可构造出新型电磁超构介质,将声学“软”质微共振单元嵌入到“硬”质基体材料中,理论上可以获得声学Mie单极子和偶极子,进而构造出高性能新型声学超构介质。但是将软微粒嵌入致密流体介质,注定存在单元微粒有效寿命短、形态稳定性差、难以规则排列等技术限制。我们通过3D打印技术,构建了具备超慢有效声速的流体微单元,可以在空气中激发出强烈的单极子、偶极子等声学Mie共振模式,具有工作寿命长、形态稳定、排列规整等优点;利用单负有效声学参数,制备出亚波长厚度、大单元间隔的超稀疏超表面结构,获得了低频声波的强反射,突破了传统声学中低频隔声需要大厚度、无间隔、高密度实心层的限制;同时,通过声场调制,设计了声学隧穿器、超分辨率平板透镜等一系列新原理声学功能器件。

报告人简介:

程营,男,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分别于2005年和2010 年获南京大学学士(理学)和博士学位(工学)。2010 年8 月至2012 年12 月为南京大学讲师,2013 年1 月至今为南京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声学人工材料与器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2011 年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07 年获“华英青年学者奖”。已在SCI 源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 余篇,其中Nature Materials 1 篇、Physical Review B 2 篇、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篇、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400 余篇次。

邀请人:柯满竹教授


上一条:学术报告:Structural Thermodynamics

下一条:学术报告:多电子系统的集体行为——从零质量到重电子,兼论质量的起源

联系我们

电话:027-68752161

邮箱:phy@whu.edu.cn